《岁月如歌:油与轨的交响曲》第十四章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
刘建国带个好头,梁立伟十分高兴,期望大家都将防空洞里得到的青铜器上交给国家,这件事也就算圆满结束了。
有些时候,你越想事情顺利,生活偏偏不如你意。
这不,掌声一落。跳梁小丑又出来作妖了。
一道冷冷声音刺入众人耳膜。
“哼……党员,真是说得好听,做起来另外一回事。”
“谁不会藏个心眼,把家里不值钱的青铜器拿出来作秀,装模作样交给国家博个好名声。其实值钱的都留在家里,等有机会再卖个好价钱。”
“你……胡说八道……”
刘建国气得脸色通红,厚厚嘴唇上下磕碰,下巴颏哆嗦着,说话都不利索了。
梁立伟上前握着刘建国的手一面安慰,另一只手摸了摸锃光瓦亮大脑门,似乎想从聪明大脑门抽出智慧之光。
三十秒之后,梁立伟眼眸一亮,嘴角上扬,脸颊浮起淡淡嘲讽之色。
“大张,说话不要那么尖酸刻薄。”
“在座之人都是邻居,俗话说得好:人不亲土亲,河不亲水亲。”
“有句顺口溜说得好:人不亲土亲,乡亲情谊深,土能生万物,乡情暖人心。出门遇难事,邻里共帮衬。同饮一井水,世代情长存。”
“都是邻居为了区区青铜器,没必要闹得不愉快吧!”
不等梁立伟把话说完。张叔泉冷笑一声。
“哼,文化人就是会搞事,眼红别人家都得到青铜器,而自己的崽啥也没得着,就来一出捐献文物给国家的好人好事,假仁假义,当婊子还立牌坊。我呸。”
张叔泉夹枪带棒之言算是彻底点燃梁立伟心中的怒火。文化人发起火来,虽不像粗鲁大汉张口就骂,举手就打。但会用另一种方法让别人知道得罪文化人后果是很严重的。
梁立伟怒中带笑,言中带刀讥讽张叔泉。
“大张,没看出来。肚子里还有点墨水,真是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啊!”
张叔泉得意洋洋回道:那是,我也是读过书的人,不像某人没读过几本书,就会靠着摸过几天枪杆子装爱国人士。
刘建国没听出来说的是他,梁立伟可听出话外之音,不动声色笑了笑继续接话。
“这人啊!肚子里有点墨水就是不一样,说话都有水平。大张,你都读些什么书啊!不妨说出来,让我也涨涨知识。”
张叔泉桀骜不驯哼了一声。
“我读的书,你们呀!都没听过。”
“《地理五决》、《地理人子须知》、《风水秘术》、《地理沙中金》、《地理断决书》、《葬书》。”
“这几本书你们读过吗?头一次听说吧!”
文物局的几位同志一听,眼眸一亮,似乎对这几本书有所耳闻。梁立伟淡淡笑了笑,笑容之中藏着几分狡黠。
“啊呀!这些书我还真没读过,不知大张能否给我讲讲,书里讲的都是什么内容?”
张叔泉颇为傲慢拍拍胸脯,得意洋洋道:“这几本书讲的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础,包括山川形势、水流走向、地势高低等方面的知识,还有盖风水学实践应用均有涉及,包含诸多口诀歌决,对山形地势分析精辟,体现“天人合一”理念。连古代墓地选址、墓穴布局等方面的知识都有详细介绍。”
“哦……书中知识挺丰富的吗?”
梁立伟表情微微一变,故作惊讶,复又装成敬佩之色。
“大张,既然你读了这些书,肯定学会了不少,能否给我们讲讲,如何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?”
张叔泉微微撇嘴,一指防空洞方向。
你们看那边,山势险峻,峰如龙头。山脉有分支,形如龙身生翼,乃是吉相。主峰生气旺盛;回峰抱水,此乃来龙生枝。山脉环绕水流,形成藏风聚气之态;案山朝拱,意味着山脉呈朝揖拱卫之势,庇佑平安、招财纳福。
此山南边山脉:属火,主声名显赫、财运亨通。而防空洞位于山脚,形如龙尾,聚财敛宝。
观山望势,我断定防空洞一带必有古墓,说不定防空洞建在古墓之上,若是探一探,说不定能得到墓中宝物。
话至此处,张叔泉忽觉话有些多,说了不该说的话。赶紧闭嘴。
梁立伟目地已达到,哈哈一笑。
“大张,露馅了吧!记不记得我在防空洞说的一句话。”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“还用我继续往下说吗?”
张叔泉灿灿一笑,不好意思道:“老梁说的对,文物属于国家,我这就将文物上交。”
半个小时后,十多件青铜器摆在院子里,文物局的同志仔细察看一番之后,将这些文物小心翼翼放入汽车后备箱。
临走之际,面色白净,圆脸带笑中年男子意味深长看着梁立伟与张树泉等人,说了一番话。
“感谢大家能主动上交文物,我会向国家文物局打报告,给上交文物之人颁发奖状及奖金。”
“文物属于国家,大家应该牢记于心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,当以国家利益为重,个人利益为轻。”
“古人云: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
“古之仁人志士,常言国之大义与个人大义。国之大义,为江山社稷之稳固,为黎民百姓之安康,为文化传承之不绝。”
“《礼记·礼运》有云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
“古人尚且知晓国之大义重于泰山,我等理应继续古人遗志,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。舍小义而成大义,切记切记啊!”
“嘀嘀”
汽笛声中,吉普车扬长而去。众人望着吉普车越来越模糊的背影,皆陷入沉思之中。
几分钟后,梁立伟摸了摸锃光瓦亮大脑门,笑呵呵说道:“文物局的人走了,大家不要多想了,还是去我家继续丰盛的佳肴吧!今天不醉不休。”
“好一个不醉不休,走,喝酒去。”
刘建国率先响应,孙有才、谷大壮等人纷纷附和,众人笑着入席。
随着几杯酒下肚,大家兴致勃勃,早已将上交文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。
喝着喝着,刘建国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。
“大张呢?”
“大张有事先走了,不用管他,咱们继续喝。”
梁立伟回答了刘建国的疑问,但是微皱的眉头还是出卖了他的疑虑。
坏了张叔泉的好事,搁谁都难以释怀……。
